「我畫畫時如果被人打斷,就像割斷了我的腿一樣啊。我失去了機會,因為我正在追捕色彩,光變了,色也就變了。它只能持續幾分鐘,一旦錯過機會,我就只好停止作畫了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《Claude Monet》地中美術館就是一個注入了光影的美術館。
成立於2004年,由安藤忠雄設計,以「自然與人類共存的地方」為設計主旨,
為免破壞直島的自然風景,大部分建築都被埋藏於地下,由天空鳥瞰只會見到地面上的幾個幾何形狀,雖處於地中間,卻運用了天井注入自然光,使得整個美術館依著時間與季節呈現不同的光影變化。
(圖片來源:瀨戶內藝術祭官網) |
(圖片來源:地中美術館官網) |
莫內花園與他的睡蓮
在售票處兌票之後,順著緩緩坡道漫步著,
沿路是依著莫內的花園打造而成的,裡頭種著八種不同品種的睡蓮,讓這花園一年四季都能有花綻放著。
偶遇的園丁伯伯驕傲地詢問著:「你們知道莫內嗎?這就是他的花園!」
那一瞬裡,園丁伯伯彷彿就是那莫內,得意的向我們展示著他辛勤整理的美麗花園。
(莫內的花園 / 圖片來源:地中美術館官網) |
莫內的一生裡,到底畫過多少睡蓮?
起初只是用於觀賞的睡蓮,慢慢地好似精靈浮現在眼前,這讓莫内有了創作的衝動,從第一次拿起畫筆描繪睡蓮開始,睡蓮成了莫内晚年繪畫的主題,即便1912年他患上白內障,雙目幾乎失明,也沒有停止作畫。
為什麼會如此執著地愛著睡蓮?
莫内曾這樣向一位畫室訪客這樣解釋:「我花了不少時間瞭解我的睡蓮,當初栽種的時候只是純粹為了樂趣,並沒有打算以它們入畫。風景映射往往需用上多於一天的時間才能過目不忘、銘刻於心。我在頃刻間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驚喜——原來我的池塘是多麼的美妙——隨後我便開展繪畫的歷程。自那一刻,我幾乎再沒有其他繪畫的題材了。」
贗品與真跡的差別是什麼?
大概就差在感動,永遠忘不了走進這展廳時的剎那,淚水就這麼不停地在眼眶打轉。
偌大的純白空間-白色的陽光、白漆的牆面、白色大理石都被裁切成 20mm立方,再拼接成馬賽克地面,相同顏色的不同材質組合出了合諧。在挑高的空間裡讓光洩下灑落在畫作上,近看堆疊的油彩正透著光澤,原來顏色與顏色間交疊能這麼迂迴又這麼的曖昧,筆觸下的潤澤感彷彿莫內才剛收了筆呢。
整個展廳裡只掛了五幅作品,牆面與畫作間的餘白,讓觀者的感受度多了舒適,讓感動能在心底持續迴盪…
(圖片來源:翻拍地中美術館專刊) |
(Cloude Monet / Water-Lily Pond c.1915-26, oil on canvas, diptych 200 x 300cm each / 翻拍地中美術館專刊) |
光變了,色也就變了
那是一間詭譎的房間,階梯上的滿室紅光像是要將人噬入般張狂,
「請順著樓梯向上走」指引人員是這麼說著,
慢慢舉著腳步向上走,此時以為眼中的一片紅光是一面屏幕,
在指引人員的引導下緩緩走進屏幕裡,原來,那是一個房間-什麼都沒有的房間!
置身在紅光裡,感受色光漸變,由紅變為黃、由藍轉為綠、由黃遞為螢光,
處於長方體空間裡,往內走了幾步再向外走了些距離,往裡看再往外看,
就這麼不停的來回走動,感受光影在身上、在牆上、在眼裡的變化。
如果莫內給的是感動,那麼 James Turrell 給的就是迷幻,
只要進去了,就會忘不了身處裡頭的那份茫然與驚奇。
「你們出來之後有覺得外面作品的藍光變為淡了嗎?」
在第二次進入後,終於明暸友人的疑問了…
色光從不因觀者進入而有所改變,它循著自己的漸變規則,
每個人入場後看見的顏色不同,感受也有所不同。
紅色是魔征的,藍色是神祕的,黃色是溫暖的,綠色是奇幻的,而螢光綠…真心覺得眼睛痛 >"<
(James Turrell / Open Field 2000, fluorescent lights, neon tubes / 翻拍地中美術館專刊) |
(James Turrell / Afrum, Pale Blue 1968, projector / 翻拍地中美術館專刊) |
美國藝術家 James Turrell 大學修習心理學和數學,而後修習藝術。
光、視覺、認知構成他作品的核心,作品皆以光為主體,不靠影像、不靠物件媒材,以人眼畫布,讓光成為畫筆,透過不同角度與色彩的光改變空間感,進而侵襲觀者的感知,使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體驗。
他強調:“My work is more about your seeing than it is about my seeing, although it is a product of my seeing.” 光線雖然觸不到摸不著,但他所創作的作品,卻不僅僅是個被動物件,而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對象、一場開放的體驗。
在時間裡靜止,在時間裡停止
這裡是個療癒的地方,所有一切都是對稱的,除了墜在物件上的光與隨之降落的影。
這兒是個奇幻空間,一踏進後時間就像被按了暫停,無聲無息地只剩下自己。
所謂永恆,是靜止還是停止?
Walter De Maria 在24*10米的空間裡創造出了靜止與停止,
花崗岩球體及27個代表南北方向的金箔木雕,
以停止狀態擺放在展廳裡,觀者以靜止的姿態觀著,伴著偶爾的喁喁細語與輕微鼓聲,
透過天井感受不同時間下的光線變化,此時此刻就是永恆。
(Walter De Maria / Time/Timeless/No Time / 2004, granite, mahogany, gold leaf, concrete / ) |
(Walter De Maria / Time/Timeless/No Time / 2004, granite, mahogany, gold leaf, concrete) |
Walter De Maria,大地藝術創始人。
追求純粹的物性,並受存在主義哲學及「存在」與「虛無」的理論啟發,
他的雕塑運用數理排列法,創造不斷重複的基本幾何元素。
Time / Timeless / No Time 就是以此為原則,讓三角柱、四角柱、五角柱排列在兩旁。
以實承載虛,以虛滲透實
「要在人生中追求光,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做影的艱苦現實,
而為了要超越它,就必須鼓起勇氣向前邁進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《Tadao Ando》
我們笑說,安藤忠雄像是個劃分地盤的老大,
在直島上插了許多的旗幟,而地中美術館就是其一。
安藤忠雄以幾何建築作為光的載體,讓光遊走在建築裡,
利用切割、對稱、偏移等技法堆疊出建築物,使其承載了光、雨、風、雪的虛,
再透過光影滲透到實牆上,變化出明亮與陰暗,
而坡道與梯階成了虛實的中介,讓幽暗裡注入了光,讓晦澀裡添了鮮明,
那些勇往直前的艱苦,似乎也多了些滋味。
(Architecture of Tadao Ando / 來源:地中美術館) |
(Square Courtyard / 來源:地中美術館) |
(Furniture / 翻拍地中美術館專刊) |
比起明亮不如幽暗,比起在地上不如在地中
地中美術館名字的來由,就是取名自 在「地中」間的美術館。
因是 Benesse House 房客的關係,獲得了第二次的免費入館,
看著旁邊的人們等著叫號入館,而我們竟然直接使用居民票口,超有優越感的!!
一開始的地中美術館是為了莫內,而第二次進去是為了James Turrell,
前一天的 Open Feild 給予的撼動仍在心頭,
想再看一次那滿室的豔紅,想再感受一次那瘋魔似的血紅,
那種被吸入到要喘不過氣的感覺,
然而,迎接我的是綠的漸變,也許留了殘念才會有再去的想望吧…
原以為,感動這種東西都只會發生的在第一次。
離開前再去看了一次睡蓮,挑高的展廳與畫作,地面上的大理石馬賽克磚,
眼眶又紅了…
原來,這就是拼命用力喜歡一件事物後所表現出來的渲染啊!
地中美術館
館內禁止拍照
開放時間:10:00-18:00 (最晩可入館時間為17:00)
※10月-2月至17:00為止 (最晩可入館時間為16:00)
休館日:週一 ※如遇例假日則照常營業,隔天公休
門票:2,060日圓 ※15歲以下免費
交通:直島港紀念品販售中心門口有公車及Benesse House接泊公車,
只要是Benesse House房客皆可免費搭乘。
★每月5日會開放下2個月的預約時間,記得要先上預約入場時間
參考資料:地中美術館、瀨戶內藝術祭官網
留言
張貼留言